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戴华东:儒商情怀 倾力中西交流
时间:2019-11-27 字号:[ ]

 

人物名片:

戴华东,浙江永嘉人。现任上海托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西班牙祥瑞贸易公司与欧亚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海外列席代表,浙江省青联常委,温州市政协委员,巴塞罗那市外国移民委员会执委,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执委,西班牙华侨华人社团联谊总会执行主席,西班牙华人参政促进会主席。

闯荡异国他乡,从文学少年到海外媒体人

“曾经远行他乡,更懂得家的意义。”背井离乡的侨胞,愈加重视奉献桑梓。“有海外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华人华侨是华文媒体的血脉,为侨胞服务,缔造牢不可破的侨海纽带,这正是戴华东的理想。

祖籍温州永嘉的戴华东在80年代末就到西班牙闯荡,如同大多数出国者,他从餐饮业起步,当别人都挤在大城市开餐馆时,他却选择了巴塞罗那近郊的ALELLA地中海小镇,开了当地唯一一个高档中餐馆 “凯悦饭店2号”,掀起了西班牙中餐行业的变革。2000年他又投资300万欧元,成立了西班牙汤姆斯商贸公司,专门从事服装、箱包、鞋类的生产和经营,并拥有了自己的服装和鞋类品牌。

刚到西班牙时中文报成了他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当别人休闲打牌时,他却拿起纸笔写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短文,并投稿给华文报。一篇篇的文章刊登后,引来了很多媒体人的关注,戴华东成为西班牙最早的华文报《西华之声》、法国的《欧洲时报》的特约记者,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驻西班牙通讯员。2009年,他担任西班牙《侨声报》主编,成了一名真正的华文媒体人。

《侨声报》创刊于2003年初,前身叫《欧洲侨声报》,由西班牙中国国际传媒公司主办,因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难以为继。2009年9月,戴华东投资的西班牙欧亚传媒集团全盘接管该报,并正式更名为《侨声报》,总部设在国际旅游名城巴塞罗那。易帜后的《侨声报》进行了全面改版,从内容到形式,都推陈出新,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与国内众多媒体,如中国新闻社、《福建侨报》、《浙江侨声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合作,并争取到与人民日报•海外网合作创办了《西班牙频道》,将国内最新的资讯向侨胞传达,为中西的文化交流尽桥梁之力。

《侨声报》植根侨社、面向侨胞、辐射主流,是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中坚力量。陆续开办的《西班牙华人头条》、中新网西班牙站点等,使得欧亚传媒逐渐成为欧洲华文新媒体的重要平台,丰富了旅欧华人的生活。

2010年1月19日,中国新闻网以“传递中国强音,西班牙华文周报《侨声报》推陈出新”为题,对《侨声报》做了专题报道。经过改版后的《侨声报》每期80个版,设有中国新闻、欧洲华人、财经资讯、侨声时评等40多个专栏,同时与西班牙当地主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欧洲和中国大陆设立了记者站,发行遍及伊比利亚半岛(主要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并逐渐扩展到法国、意大利,发行量稳步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戴华东还打造了西班牙第一家建立了APP的中文新闻网站——《西班牙侨网》。《侨声报》和《西班牙侨网》现已正成为海内外主流媒体了解中西政治、经贸、文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了解旅西华人动态和欧洲时政新闻的窗口。戴华东与当地政府和西班牙媒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多次作为媒体单位被政府邀请参与竞选、公务事件发布报道等,多次促成了中国新闻考察团与当地媒体的访问考察、座谈交流。

说起华人社会办报之需,戴华东说,既是侨胞之需,更是祖国之需。在谈起自己办报的初衷时,他深情地说,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舆论的作用和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在国际舆论界如没有声音,不能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对中国的崛起将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打造优质华媒,是海外华侨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创建社团,积极为侨社发声

长期以来,戴华东一直热心支持中国建设与改革事业。向西班牙政府建言献策,促进侨胞融入当地社会,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是他努力的方向。

1995年,他参与创立巴塞罗那中餐业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97年,他是巴塞罗那华人庆祝香港回归系列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99年,他发起组织嘉泰罗尼亚大区侨胞庆祝澳门回归系列活动;2002年,他发起成立西班牙浙江同乡会。这是旅居西班牙浙江人的首个联谊性组织,并很快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社团。作为西班牙浙江同乡会会长,戴华东服务的对象不只是浙江侨胞这个圈子,而是全体旅西侨胞。他非常注重华人在侨居国的凝聚力,经常与各兄弟社团的负责人沟通,解决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并且组织侨胞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1995年发起成立巴塞罗那地区第一个中文学校——巴塞罗那华侨华人子弟学校;2003 年参与组织了庆祝中西建交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2月28日,中国人的大年三十,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由戴华东发起,巴塞罗那的38个华人社团聚集在一起,共迎新春,这是嘉泰罗尼亚地区华人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团结、走向和谐的大聚会,充分显示了华人社会的成熟和进步。

团拜会成功举办,可作为这次活动的召集人,戴华东却因病住进了医院无法出席盛会。原来,就在团拜会即将召开之际,戴华东因劳累过度,突发胃出血而晕倒在会场里。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他仍然惦记着为团拜会准备的资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急救车上的随行人员:“请将我包里的资料交给团拜会会务组。”

 2009年1月26日晚上8时30分,由戴华东发起,由他所在的西班牙浙江同乡会与巴塞西中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巴塞罗那华侨华人春节晚会,在巴塞罗那西班牙剧院隆重举行,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在巴塞罗那侨界节庆史上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

牢记初心使命,维护华人利益

1994年,戴华东在就医中发现巴塞罗那市医院的《医生手册》上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却没有中文介绍,给华人就医带来了不少困难。于是,他多次向巴塞罗那市政府提出建议,终于使中文成为巴塞罗那当地政府的官方语言之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戴华东争取来的远不是《医生手册》上的几个汉字。从那以后,巴塞罗那政府的有关文件以及许多广场、公交车站等公共场合都增加了中文说明。戴华东也成为了推广中文的先行官。

1996年,巴塞罗那政府的移民会议上,戴华东当选为巴塞罗那市政府“外国移民委员会执委”,成为西班牙首位出任该职务的华人。2003年“非典”期间,西班牙华人经济受到重创,尤其是中餐馆的生意滑到低谷。戴华东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多次在电视台和报纸上为华人社会澄清事实,扭转局面,及时维护了侨胞的利益。

2010年,他看到巴塞罗那旅游观光巴士上的中国国旗图案有误,立即向主管部门发起严正投诉,很快得到回复。旅游局重新喷绘了所有观光巴士上的中国国旗,并向中国侨社表达歉意。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有力地维护了国旗乃至国家的尊严。

戴华东以维护华侨华人利益为己任,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政议政,当被问及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如何评价。戴华东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感到非常骄傲!”

新时代,新挑战,作为巴塞罗那ESERP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宄生的戴华东,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外交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上,有着自己的探索,他注重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并提出意见建议,相继撰写了《“一带一路”建设与海外华文媒体的新使命》、《海外华文新媒体需要形成合力》、《祖国发展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华媒的重要作用》、《试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西班牙的城市合作》、《海外华文媒体应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在前进中求变》等文章。

 

致力为公——凝聚侨心侨力

 

戴华东是浙江省政协海外特邀委员,也是温州市政协委员。他深入调研,认真撰写提案建议,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汉语师资培养,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实行三证(护照、居民身份证和车辆驾驶证)同号统一管理的建议》等多份高质量的、体现侨海特色的调研材料。2018年10月加入致公党以来,他把“致力为公 侨海报国”的理念深深地植入心中,2019年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海外华人华侨落叶归根难的建议》,为老年人回国安度晚年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戴华东也一直热衷国内公益事业。1998年8月,中国三江流域发生空前严重的大水灾。戴华东积极发动当地侨胞为受灾地区的同胞捐款,成为当时西班牙侨界历史上数目最大的一次捐款,受到了中国民政部的高度赞扬。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消息传到巴塞罗那,戴华东主动担负起了组织协调侨胞募捐的工作。5月13日一大早,他就与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取得联系,下午六时,巴塞罗那侨界就在总领事馆大厅召开赈灾捐款工作会议,并在会议现场内捐到善款1.7万欧元,到5月17日止,巴塞罗那华人同胞捐赠的善款就已超过9万欧元。

戴华东为西中友好往来、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及他自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多年来,他在西班牙曾先后受到访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司静)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