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发展医疗社工,缓解医患矛盾的建议(省委会采用) | ||
|
||
(据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中心医院副院长、主 医疗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与技巧于医疗卫生机构,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它始于19世纪末的英国,1905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开始引进社会工作者,正式成立社会工作部,为病人提供社会服务。中国的医疗社工诞生于1921年,但发展极其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只有21家医院成立了社工部,而我国仅三级医院就有将近2000家。因此,社工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一、医疗社工的作用 1、病人与其家属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而引发的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或交往困难,协调家庭问题。 2、病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引起的自我能力的下降,社会交往障碍,提升病人的社会融入能力。 3、病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与其家属寻求、获取合理必要的社会资源,包括社会支助,也可以为病人推荐、安排出院后的康复机构或进一步深入治疗的方向,发挥中介作用。 4、病人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了解医院的医疗资源,包括专业特色、治疗项目、帮助医护人员获取更多的病人的信息或帮助病人得到更多有关诊疗的信息,以促进诊疗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发挥缓解医患矛盾的作用。 二、发展医疗社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可度低 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人们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使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低。在许多人眼里,社会工作者就是居委会老大妈。目前人们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主要有这样几种:把社会工作者理解为在社区工作的人士,理解为做慈善救济的人士,理解为非政府工作人士,理解为民政部门工作的人士,理解为正式工作之外的工作人士,就是没有把社会工作人才当作与律师、医师、会计师一样的专门人才。 2、医疗卫生行业积极性不高 医院认为社工工作部门是个“支出性”的部门,不像医生可以会给医院创收。有了这样的一个部门,就要设置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相应的开支,因此不愿意背上这么一个包袱,相对来说积极性就不是很高。 3、收入待遇低 收入待遇低也影响着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在国外和香港地区,专业社工的工资收入跟公务员、律师、教授等一样,高于同等学历的一般从业人员,如香港人均月收入为1万港元,而一般社工月薪1.2万-1.8万,高级社工月薪在4万以上。 社会认可度低,待遇低,使社会工作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我国有200多所大学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毕业生近万人。但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没有从事专业工作,而流散到各行各业。 三、扶持发展医疗社工的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当前社工一词频频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却沓无踪迹。宣传力度不够有各种因素。一是有的大众传媒不了解不重视。二是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方式、机构的多模式化。在我国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福利工作由多个部门和群众团体分别承担,这些部门有民政、劳动、人事等,群众团体有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居委会。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各自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而不是以统一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面目出现,使得以社工名义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活动很少出现,无法吸引媒体的关注。这些都影响社会工作的宣传。三是一些理论工作者因各原因不愿意写通俗的读物。概言之,社会工作要发展起来,要被社会认可接受,必须做好社会工作的普及和宣传工作,由对医疗社会工作了解的专家学者在报刊上撰文推广医务社会工作,使高深的学术思想变为大众的日常观念。 2、积极教育,培养医疗社工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时间较短,医疗社会工作教育尚未开展,人才极度缺乏。因此,通过短期培训来培养一批医疗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可以邀请海外或港台的医疗社会工作专家对现有的社会工作者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十分必要。此外,可以通过医疗社会工作讲习班的形式,对现有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从而进一步壮大医疗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努力拓展医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力争在医学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增列医疗社会工作相关课程,使医护人员懂得医疗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医务社会工作有认同感,从而支持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院医疗服务。 3、政策资金引导,提高医院和社工的积极性 卫生管理部门可将医疗社会工作纳入自己的组织架构,设立一个下属机构单独管理医疗社会工作者。医疗社会工作者与医院分属不同机构的领导,双方只是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的目标是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医疗社会工作者的工资由国家财政支付。这样,医院的利益和社工的待遇得到了保障,积极性将大大提高。 和谐的社会是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如今医生与患者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医院引入医疗社工参与医院服务,可为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利于医患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的进步。 |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