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艺苑
弘扬中国文化——永嘉禅
时间:2014-02-28 来源:中国致公党温州市委员会 字号:[ ]

常说“大唐国内无禅师,不是无禅,而是无师。”禅法难修,禅师难求。此次达照法师前来指导在家弟子修行禅法,是难得的契机。说起弘扬永嘉禅的缘起,达照法师谈到,汉传佛教八大宗派——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前四派理论体系非常完善,侧重教理,后四宗注重修行。其中,禅宗不重教理,重理之宗又不重参禅。又或者,净土宗较少学教理,重教理的人念佛也不得力。究其原因,是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佛法是一味的佛法。从民国年间开始,各地办了很多佛学院,有金陵刻经处的支那内学院,谛闲、太虚等大师所办的佛学院。此后,便提倡各宗派融合,在将近100年历史当中,虽观念上相互融合,彼此认为正统,但真正能在修行上结合起来的,却不多见。

永嘉大师的修学经历特别。他早年修天台宗,先学教理的体系,并能按照教理来实践。后到六祖大师那里听南宗顿悟的禅法印心开悟,因此他早就把教禅完美地结合,以《证道歌》表现出来,身份比较独特。宋朝以后民国以前,很多人认为《证道歌》纯属禅宗著作,天台宗也较少纳入,一般是把《永嘉禅宗集》的天台止观放进去的。但是,这就把一个人的思想分成两部分,割裂开来。事实上,《证道歌》蕴含着依教理印证的内涵。现在,我们通过修学和观察发现,佛教界和社会上都非常需要依照教理来指导自身的禅修。特别是禅修有所印证时,需要有教理作为依据。这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注重有理论、有根据的方法,秉持客观或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修行。达照法师认为,永嘉大师依教悟宗,宗不离教,教不离宗,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现代人则常常停留在这样的误区中:修行的人不懂教理,懂得教理的人又不想修行,永嘉大师的禅法恰是指导大家走出误区,契合现代人的方法,这也是整个社会和佛教的发展趋势和需要。

达照法师的修学路线也与永嘉大师相似。法师出家时的寺庙是天台宗,后来学了净土后,出现一些不能理解的情况,便又出去学习了禅宗,解决了问题。禅宗的修行体会是与天台教理息息相关的。达照法师说,我既是天台的子孙,又从禅宗受益,永嘉大师走过的这条路,正好也是我走的这条路。当我从普陀山回到温州后,我住持的妙果寺正是永嘉大师的寺庙,后山净光塔正是永嘉大师的舍利塔。温州市政府很重视文化建设,从2003年开始恢复永嘉大师的舍利塔。修建舍利塔前挖地基时,在地宫里面发掘出永嘉大师的舍利,至今还供奉在妙果寺中。

南怀瑾老师曾说温州历史上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永嘉大师。不但我们要弘扬光大,还有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等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弘扬。曾有日本人来到温州,当时永嘉大师的舍利塔还没完成,他们就把点燃的香插在墙上,跪在那里哭泣。哭的是这样伟大的祖师,却无处纪念。有这样的国际影响,亦是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的机缘。(综合支部 徐晓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