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
建议支持引导低小散企业发展
时间:2013-05-07 来源:鹿城总支 字号:[ ]

(据温州市人大代表、致公党温州市委会成员、浙江特灵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江、致公党温州市委会成员刘宇平反映)据了解,2012年止,温州个体工商户有注册的共43万户,其中制造业的有14万户,超亿元产值的只有890户,占0.7%,上规模企业约3800户,占2.8%,合计约4690户,其余大约13万户是“低小散”企业。单从服装产业的税收来看,去年全市共计88亿元,其中大企业约占15%,小企业约占85%。从上述数据来看,温州面临的还是以众多“低小散”企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政府应该如何通过引导、出台帮扶措施,让他们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受到同等法律保护,并让这些企业通过分类管理持续健康转型发展,这是目前急需重视的任务。
   
温州的产业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有产品的下游配件都是通过众多的低小散企业进行加工提供的,否则就没有温州大企业,更谈不上温州完整的产业链,就做不到低成本,也没有了竞争力。前段时间,由于有些职能部门出于对环境整治、消防安全方面考虑,对我市众多的“低小散”企业进行统篇一律的关停,让一些小企业不得不搬迁到异地,然后加工后再运回温州,这样大企业的整个成本上升了,其中部分也无奈跟着小企业搬迁,使我市的产值减少、税收流失,这对温州目前已下滑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我们应该看到,“低小散”企业的负责人大部分都是从大企业里出来的高管或技术骨干,在温州时间长,已熟悉生产流程和各个环节,他们专业水平好,跳出来自干,但由于缺乏厂房,缺乏资金,只能租赁厂房,这是温州特定环境形成的,历史较久,不能一味简单去关停,而应该既要引导他们进入标准厂房的集聚园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引导,又要出台相关政策,帮扶他们,使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以便更好地为大企业服务,进而带动产业升级与转型。留住小企业就是留住大企业,服务好小企业就是服务好大企业,因此建议:
   
一、积极支持“低小散”企业持续发展。温州历来就是以小商品生产而闻名于世的,建议党委政府重视目前我市产业现状,制造业的特色,结合实际,引导好“低小散”企业,解决好当前的状况,创建良好环境,留住企业,再转型升级,使之发展壮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以科学规律办事,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堡垒,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以制度作支撑,以法制作保障,使我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应充分发挥“低小散”企业的优势。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就要重视“低小散”企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拉动内需。“低小散”虽然规模小,也存在一些弊端,但许多企业产品的下游就是由这些“低小散”企业来生产提供,如果一味地去打击、关闭,势必使上游的企业引起连锁反应,政府应正确引导,在看到劣势的同时也要看到优势。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机制比较灵活,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应引导中小企业充分运用好自身优势,寻找一些存在利润的细分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统一规划建设“低小散”企业园区,打造“精小散”企业。建设标准厂房,放宽门槛,将“低小散”的企业集聚在一起,通过合理规划和产业引导,按环境综治的需要,规范生产环境,统一制定标准,建设产业园区,通过园区的治散和倒逼机制治乱,经济面会有更好的转变,使得他们共同意识到当前产业升级与转型是当务之急,和大企业共同进入这样的一个主流,铸造温州“精小散”企业的氛围,使他们变成“精小散”,使经济转型再造一个优势。重视“低小散”企业的转型升级,他们是大企业的第一链,同样遇到怎样扶持、服务的问题,要在转型上体现新层次,突出温州产业和区位优势,建议政府提供平台,给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小微企业发展的后续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精小散”企业。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上一篇: 下一篇: